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我做不好是因为我做不了主”| 新的一年,从理解什么是“做主”开始

李松蔚 Momself 2023-01-23




作者:李松蔚

插图:《权力的游戏》


我们计划要做一场跨年的人生实验室。跟一个财经频道合作。我想好的主题叫:冬天来了。这个题目跟季节吻合,也有一点对经济形势的暗喻。


我想是时候聊一聊冬天了。


后来收到了平台的反馈。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在机场等飞机,接到崔璀的电话,说对方觉得题目不好,过于沉重,不利于招生。有没有更积极一点的?


犹豫了一下,我对崔璀说:好吧,换一个。


我们在工作群里发起了讨论。等我从航班下来,讨论已经有结果了。最后定下的是一个足以放到机场书店里的题目,叫做「预见不一样的影响力」。


通知发出去了。那个平台只有很少的人报名。


因为报名人数没有达到举办条件,我们停办了这一期人生实验室。顾问对此倒是有些心理准备,但负责组织和运营的团队很沮丧。我在想怎么安慰他们,想到的一个说法是:我们想做的是「冬天来了」,而它之前已经被叫停了。


也像是一个隐喻。一语成谶。


但这样说,被叫停,好像跟自己无关一样。


它是一个被动的句式。其实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,在这个版本里,我本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。就在那个机场,就在我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。我知道已经有一些事情发生了。但我犹豫了一下,什么都没说,我说的是:「好吧」。


这是我主动做出的选择。我的决定。




我后来反复回想,当时我本应该做什么呢?


不是立刻妥协,但也不是一意孤行地坚持:不行,必须按我的想法组织这一期!最好的办法是去理解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平台不会平白无故地提意见,他们是最接近市场的人,一定是从里面嗅出了某种不受主流市场欢迎的味道。

 

我需要跟他们沟通,了解他们的想法,而不必在坚持和妥协之间二选一。如果存在问题,这个问题绝不是改一个名字就能解决的。


——这个小小的冲突背后,反映出我的设想和市场(由合作平台反馈而来)的接收程度之间,是有距离的。


听听这句话:你想做的事,跟市场有距离。


你看,这不就是终极答案吗?一个严肃的,接近本质的答案,早在结局发生之前一个月,命运之神就已经假手于那个电话,剧透给我这一点。


只是我匆匆结束了那个电话。

 

这样说显得有点悲剧色彩,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大,损失并不严重。我也绝没有想哀叹「我做了一件很棒的事,可惜没人欣赏」的意思。这件事情被我看成是一个提醒。

 

它提醒我:任何时候你感觉不被理解,都绝不是只有「坚持」或「妥协」两条路可选,要从合作的角度看待双方的差异,然后积极沟通。


所以写了这篇文章,为了多一点的沟通。


正好做这个项目一年了,也聊一些我的感想。



「人生实验室」这个项目,是借鉴团体咨询的形式,策划的一场小型深度体验。从策划到执行的这一年多,很多人希望我用一两句话介绍这个产品,我说不清。勉强说的话就是:这是一个让你体验一下「自己」有多么重的产品。


出发点很简单:在这里,人要为自己做主。


很多人可能不理解:人要为自己做主,我们都知道啊,又何必巴巴地从全国各地赶过来,专门聚在一起?难道非得在这里才能体验什么叫「为自己做主」?——话是这么说,但我们真的为自己做主的时间,少得可怜。

 

每天要上班,要盯着KPI的数字发愁,一个项目完了又有一个项目。下了班要加班,要陪客户,要带孩子去各种兴趣班,好不容易回家休息一下,还时不时地盯一眼手机,看有没有错过什么消息……

 

这些事是你「自己」想做的吗?你有过选择吗?

 

这些话说起来就扎心了。但每个成年人恐怕都有过午夜梦回,扪心自问的时候:我怎么就稀里糊涂把日子过成了这样?处处是惹不起的人和事。




但我并不是引导大家去抱怨这样的生活。刚好相反,我更希望大家想一想:如果给你自由呢?如果没有人为你做主,由得你选择,你想不想要?

 

比如说吧,你去上一个课。你问老师:「今天我要学什么啊?」教室里唯一那个长得像老师的人说:「不知道,我不是老师。」这时候你是什么心情?是欢呼雀跃「太好了!没人管我了」呢,还是说:「呃……那老师在哪里?」


你是需要一个老师的,对不对?


如果真的,真的没有老师呢?这就是人生实验室。


做了一年,我最大的感受是:很难。


每期几十个人,就是几十份的压力。没经历过的人,很难想象那个压力是何等的沉重。「不就是自由吗?自由有什么沉重,那是最轻松的事了」,如果你这么想,你说的自由就像是单位放几天假。


你很清楚,放完假还会回去上班,会有人安排好一切,连这个假期也是被人家安排的。所以你可以尽情地享受。



而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?


那种感觉,约等于你在两份工作交替的间隙。你不知道接下来去哪里上班。你闲得很,心里也慌得很。你要做什么?都可以。去这里看看,可以;那里搞点事,也可以。


但是你怎么做都有点慌。你为什么做出现在的选择?谁让你非做不可吗?没有人。没有人替你承担这些责任。这个选择对你有哪些好处和代价?不确定。别人会怎么看你?是理解你,还是视你为异类?都有可能。
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的老布,在他终于离开监狱获得自由之后,选择了自杀。


你是要向左,还是向右?要飞翔,还是堕落?


你说那些选择太难了,我不想选择,我什么都不做可不可以?但那也是选择。


你什么都不做,在别人看来也做了什么。


所以啊,每一次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混乱。几十个人聚在一起,我们尽可能保障在这段时间和空间里,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。对他们的言行,除非极端事件,否则不但不干预,甚至连言语和神情都尽量克制。那样会发生什么呢?什么都有可能。


甚至有人骂我,打我,在我身上恶作剧,我尽量保持不动。


在那些时候,我心里会有个声音说:


看,这就是自由的重量。




面对这个重量,有人选择战斗。他们愤怒地冲到我面前,说:


你不是心理学家吗,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?!

你能不能告诉我接下来要怎么做?!

有时候甚至是恶意的推测:「你们是不是在恶意敛财,我要去投诉!」


战斗还不是最伤人的反应,说明他们至少还有欲望。还有一些人的态度是回避。


他们用一种平淡的态度告诉我们:「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,什么都好,工作也满意,家庭也和睦。你们给我的自由没有意义,我不需要它。」


这些反馈有时让人挫败。对一个商业产品来说,几乎就是不可承受的。每一个对这个产品感兴趣的人,包括团队内部的工作人员,都真诚地建议过我:


现在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形式,或者还是以讲课为主吧?你把这些内容讲出来,用一套PPT包装一下,几个精心设计的游戏,气氛嗨起来。一次招收几百个学生也没问题。交的钱少,赚的钱多,大家接受起来也欢喜,其乐融融。


我其实也同意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个看起来「什么都没做」的活动,恰恰是成本最高的。——我后来已经不太管成本的事了,所有的计算都让人头疼:


为了几十个人有最好的体验,同时需要十几个人的团队提供服务,租下十几块不同的场地。每一样支出都无法节省。

为了控制成本,顾问老师在酒店只好两个人合住一个标间。

工作人员跟场地方打时间差:一场活动结束之后,立刻把会场复原,用于其它活动,半天之后再重新布置好,可以节省半天的租金。


以这些顾问老师的资历地位,连同我自己,花同样的时间讲两天课,不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吗?一个老师,一块场地,少量工作人员,更多的学员。


相比之下,「自己」是多么奢侈的一个需要呢?


但偶尔我有了这种想象,就会被一些参与者的反馈所打消。每一期,都有一些人告诉我们,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,他们才第一次理解了为「自己」负责是怎么样的一件事。乍一看很轻快,真正面对的时候很辛苦。


他们感谢我们顶住了压力,让他们直面这份辛苦,从而开始承担自己的责任。——表现在生活中,就是他们做出了改变,把生活中的某个部分,变得更像他们想要的样子了。




或者说,辛苦过后,他们活得更顺了。


甚至在活动结束后的几个月,我们还会陆陆续续收到这样的反馈。有一些一开始不理解的,心怀愤怒的学员,也开始承认那些愤怒是有意义的。


我们把所有人聚在一起,不是没有意义的。他们在彼此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,开始交流,交换,从别人身上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而不是等待这些被安排好。他们意识到,即使没有人为自己负责,自己也是可以有力量的。


当更多人为自己所用,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。


虽然很辛苦,但在我心目中,这是一种更好的生活:有自由,有权利,有彼此。可以在生活中以更主动的姿态做出选择,影响别人,成就自己。我们聚在一起,从面面相觑开始,也许会怒吼「为什么没人管我」。但是慢慢地,我们会摸索出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去安定,去建设,做一些让彼此变得更好的事。


所以每一次,当有人建议我改成讲课的时候,我都说,谢谢,但我觉得现在这样更有意思。这也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,做了选择就要承担责任。


我也在试图理解平台带来的反馈。


我猜,也许「冬天来了」会让人感到负面,是因为我们把自我描绘得太冷清了。追寻自我很难,但好像我们只强调了艰苦,这个产品形象已经被预设成了潜在的二元对立:要么逃避责任,要么就只能苦哈哈地为自己负责。


如果只有这两种选择,那的确怎么都选不好。




如果理解到这一层担心,也许我们就会更强调它带来的积极作用:更高的自信,更多的合作,更高的效率,更大的影响力,更舒展的生活。


在面对那个电话的时刻,我也处于二元对立,要么就只能妥协,要么就坚持自己的选择。但其实有第三条路,第三条路就是沟通。理解对方的想法,同时也说明我想做的是什么。


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对立。我们坚持自己从来都不是为了反抗什么,而是为了让大家都变得更好。我们合作,拥抱更大的世界。


我们将与赞助商合作,与视频平台合作,与投资人合作,我们也会与你合作。


我们试图理解不同人的需求。2019年,我们将做出一些调整,让「人生实验室」为更多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好处。


我们会让「自己」变成一个更有价值感的概念,因为看见了自己,就可以更好地与别人相处。我们会在团体中探索合作、创造,领导力,让每个人通过成为自己而受益(同时也惠及其他人)。


我们会做更长程,更趣味的的探索,在形式上让它更温和,而非一种严峻的刺激或挑战。通过这些方式,我们把这件事做下去,让它走得更长远。


我们一直都说,在人生实验室里,所有人都在改变。


而这里的所有人,也包括人生实验室自己。


改变是不容易的,需要时间。但改变之后也让人期待。既然冬天来了,我们正好需要一些时间。围着火炉坐下来,聊一聊,为春天做一点储备。



顾问主席说明:


各位已经报名,或者还在犹豫是否报名第八期「人生实验室」的朋友,我们遗憾地通知你们:由于报名人数未达到最低举办条件,第八期「人生实验室」停办并截止报名。已经报名的人,工作人员将与您对接退款或延期事宜。


我们充分理解您的失望。对于这次未能谋面的聚会,我们也有很多遗憾。但失望不能改变现实。我们只能接受:尽管您和我都有此心愿,这件事仍然没有达成。它的成立不只取决于你我的愿望,还取决于有多少人跟我们一起。


同行者很重要,无论我们有多么不想承认。


在人生实验室里,我们用隐喻工作。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背后,都可能是人生的缩影。这一期人生实验室的隐喻是:我们缺少同行者。我不确定您将会如何解读和解释这一条信息,但它的确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困境之一。


我们会找到各自的办法解决它。


我代表全体顾问,向您致以深切的歉意。为了那些迟迟未曾出现的人,为了我们的错过,为了您曾经有过的计划和的期待,为了这个冬天的冷清。


新的一年就要到了,祝您新年快乐!


第八期「人生实验室」顾问委员会

主席:李松蔚


点击标题看更多好文

结束一段关系前,请先考虑清楚这8个问题

“你为什么那么冷漠,是不是外面有人了?”

“生孩子哪有不痛的,你就忍忍吧。” 


把文章展示给你关心的人

点击下方“✲好看”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